2019年9月18日 星期三

『Nogizaka Journal』2017年6月16日 ― 生駒里奈為乃木坂46的脊梁,以及原動力

[原文出處:https://nogizaka-journal.com/archives/ikomarina-backbone-motive-force.html ]

我閱讀著乃木坂46成員的採訪心想:

「再也沒有其他成員比生駒里奈更關心乃木坂46這個團體了。」

從這個意義來說,我認為生駒里奈是乃木坂46的脊梁與原動力。


以俯瞰方式看待乃木坂46
生駒里奈總是以俯瞰方式看著乃木坂46

「決定了團體的主角,一邊展現出這些人改變的姿態,一邊在飯迷的應援下成長起來,我覺得這是之前的風格。可是我想試著做不同的新事物,從《Girl’s Rule》開始嘗試創作偶像團體的新存在方式。」
(《BRODYVol.4/白夜書房)

經營乃木坂46的人當然另當別論,可是生駒一面考量著這些經營階層的意圖,一面自行探索乃木坂46在所有偶像團體中的立場。

「我認為乃木坂46從很早就開始致力於創造,既製作了個人PV,也打造相當講究的單曲MV。每一個的方向都與最近社會上的時尚相通,因為這種電影和動漫不是很流行嗎?在這種作品中所謂的幻想要素,應該和乃木坂46所做的事情吻合吧。如果乃木坂46成員成為那種作品的素材,不就可以做出有趣的東西了嗎?」
(《BRODY20172月號/白夜書房)

她一邊回顧乃木坂46做過的事,一邊思索這些事在社會上具有什麼意義:

「乃木坂46的作品與其說是我們的自然姿態,不如說並非矯飾的可愛,而是強烈地想要好好地讓大家見到我們所擁有的素材。是我們自己成為作品的這種意識唷,所以大家都過度在意自己的容貌與體型。」
(《MdN20154月號/MdN企業)

「另外,AKB48雖然加入了跟歌詞內容相符的舞蹈,可是以乃木坂46的情況也有不符合歌詞的時候,改用每個人的表情和動作來表現。譬如說《制服人偶》能夠表現出『少女的悲傷』,這不就是乃木坂46的強項嗎?」
(前述之《MdN》)

她將「乃木坂46特色」之泉源從日常活動中提取出來,將其言語化並成為與其他團體差別化的主要原因。像這樣,生駒里奈無論何時都會在大框架中把握住乃木坂46全體。

當然其他成員也會替乃木坂46這個團體著想,許多成員在訪談中表示「個人在村外工作,透過推廣乃木坂46,結果讓乃木坂46整體變強比較好」。如何與乃木坂46做關聯、能否做出什麼貢獻,任何人都擁有自己的觀點。自己在乃木坂46中應該承擔何種角色、應該怎麼做才能讓乃木坂46更加成長,大家都在考慮這一類的問題吧。

但是,我感覺生駒里奈的觀點跟其他成員略有不同。

把乃木坂46比喻成棒球隊的話,大多數的成員都是以選手的角度考量球隊的事。可是只有生駒里奈給人的印象是,類似野村克也和古田敦也這種球員兼教練來全盤考慮整支球隊。雖然她自己也是球員,但同時也站在監督整支球隊的立場。只有她一個人,感覺對團體的掌握方式不一樣。

將生駒里奈變成「思考」的偶像
為什麼她具備這樣的眼光呢?毫無疑問與她自出道以來連續5次當Center有關吧,這段經歷使她變成了「思考的人」。

有一個叫做「乙一」的小說家,他為了練習高中時獲得的電腦而寫小說,那時寫下了《夏天、煙火、我的屍體》這部作品後對外發表,以死去的少女觀點擴展整個故事的嶄新風格,獲得「天才出現!」的絕讚好評而正式出道。

可是乙一對這種情況抱著危機意識,從乙一本身的感覺來看,他總覺得僅憑著嘗試寫出來的東西化作一部作品,自己心中卻毫無任何寫作方法論之類的東西實在太可怕了。於是他以小說家的身分出道後,開始思考「如何寫小說」。過了不久,他開始採用好萊塢的劇本理論來創作。

我心想,相同的事情應該發生在生駒身上吧。

「在跳表題曲的舞蹈時,從有人說『站位就在那裡』這種感覺開始。像這樣開始的話,有些部分很難認為自己是Center。」
(《別冊角川 總力特集 乃木坂46Vol.1KADOKAWA

駝著背、毫無自信地參加了甄選的她,在糊里糊塗的情況下被選為Center。我並不知道當時營運階層在生駒身上看到了什麼,不過:

「對於站C位,我不感到高興,也不希望這麼想,因為總是會聽到一些認為我並不適合的意見。」
(電影《忘記悲傷的方法 Documentary of 乃木坂46》觀影手冊)

像這種「為什麼生駒里奈是Center?」的不滿,自乃木坂46出道以來一直保持著悶燒的狀態。

「問:站C位最痛苦的事情是什麼?
答:自己明明不是適合那個位置的人,可是周遭的期望太高了。飯迷對AKB48也建立了Center的固定觀念,所以對於今後我將要建立的團體,他們卻用看成品的眼光來看待我,實在非常痛苦。」
(前述之《BRODYVol.4

生駒必定為Center之重擔所苦,原本她是一個不擅長站在別人面前的人,「除了家人和朋友以外,只會說最低限度的必要言語而生活。明明從來未曾在別人面前說過話,說了肯定會哭出來的!(笑)」(前述之《BRODYVol.4)這樣的她以AKB48官方對手的身分華麗出道,對於眾人滿懷期待的偶像團體Center這個角色,我們應當能理解彼時她的感受吧。偶像團體的Center應該是這樣的,即便她懷有所謂的理想,應該也苦惱著自己有沒有實現這個目標的能力吧。那不是成長的姿態,而是希望能成為成品的期待,這種感覺也很痛苦吧。

「講白話幹Center很辛苦,我很不喜歡,因此我反倒覺得『鬆了一口氣』、『心情輕鬆多了』。對於以前的自己雖然有過『為什麼不能做好呢?』的懊悔,卻沒有像『不再是Center的不甘』這樣的東西了。」
(《乃木坂46物語》/集英社)

為了脫離這種痛苦,生駒也只能繼續思考吧。

當然在乃木坂46出道時,成員們都跟外行人一樣。縱然潛力和個性各不相同,但尚未表現出來,大家處於橫向排列成一線的狀態。其中只有生駒以「Center」的形式脫穎而出,既不是自己想要的,也不是自己選擇站立的位置。當Center很痛苦,可是在成員中卻沒有人可以理解這種苦楚。當然了,因為任何人都沒有擔任過Center。而且原本乃木坂46這個團體該以什麼定位存在,這種方針也還沒有明確地決定吧。倘若知道前進的方向,或許還能努力下去。但是在生駒的身上連這種指導方針都沒有,只塞給她「Center」的重責大任。

正因為誰都無法依靠,依據自己的思考,只能設法停下腳步來。

我認為是那個經驗創造出生駒里奈這個「思考」的偶像吧。

生駒里奈的自我認識
這樣的她,是如何看待「生駒里奈」這個存在呢?

「如果全都樂觀地思考的話,就會覺得『照這樣下去就好了』。因此我再度體會到在技術層面上,如果永遠不考慮消極因素的話,便無法取得正面的效果。」
(前述之《乃木坂46物語》)

「我覺得被認為擅長拿手之事雖然很好,但我絕對不會對自己抱持太多信心。一旦滿足了就會停滯不前,所以我不想那樣做。有時會覺得情緒很低落,可是我不想早日從中跳脫,一直保持消沉就行了。(中略)那麼做的話,反而更輕鬆。」
(《日經Entertainment Idol Special 2015》/日經BP社)

即使在較多消極的成員的乃木坂46裡,她也可說是特別萎靡悲觀的人吧。除了在《忘記悲傷的方法 Documentary of 乃木坂46》電影中吐露學生時代遭到欺侮之事,從各種發言中亦能感受出她消極的模樣。姑且不論現在,剛出道時身為偶像團體的Center不應該出現負面的言論,她一定存在著這樣的想法。理所當然應該有這種意識,必須壓抑住自己的這個部分,所以那肯定也把生駒逼入了絕境。

然而她卻透過思考,將自己的消極化為正向。藉由意識到自己不是「現在沒有」信心,而是「過去沒有」,才能保持不斷挑戰的態勢。生駒雖是乃木坂46的脊梁,同時這種顛覆消極的戰鬥姿態也能使我感受到她是乃團的原動力。

此外身為乃木坂46裡的生駒里奈,她也有這種看法:

「周圍長得可愛的人有很多,善於歌唱的人也很多,因為我處於這些有演技、有才能的人當中,以某種意義而言我很顯眼。由於我很平凡,既可把普通的意見『碰』一聲講出來,又可襯托出大人物,因此『普通』反倒很稀奇。」
(《BRODY201610月號/白夜書房)

當多數成員都在煩惱著應該在乃木坂46中扮演什麼角色,生駒積極地掌握住自己的「普通」。在必須要找出個性的趨勢中,敢於將「普通」當作人設,絕大部分取決於她俯瞰觀看乃木坂的能力吧。縱覽乃木坂46整體的時候,她不是注意到呈現出「普通」的成員並不多嗎?

此外她的俯瞰能力,帶來了唯有生駒方能駕馭此一角色的意識:

「(關於堀未央奈被選為Center之事)那個是….,在乃木坂46的歷史上,以衝擊的力道來說是最強的。(中略)進入乃木坂46,什麼經驗都沒有就突然站上C位的人,只有我和未央奈了。所以我對她說『我會全力支持妳的,沒關係』,還有『我絕對是站在妳那邊的』。」
(前述之《乃木坂46物語》)

生駒總是意識著彌補乃木坂46裡不足的角色,雖說在秋元真夏身上也能感受到同樣的氛圍,但畢竟她和生駒的經驗值還是有所不同。只有生駒走過的道路才能體會的事情仰之如山高,是一個以那樣的歷史為背景才能夠扮演的角色。生駒自覺地扛起那樣的任務,我想這是她在乃木坂46中獨一無二的存在理由。

思考的變化
這樣的生駒在持續乃木坂46活動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變化,她曾經這麼說過:

「可是我的根本一定比任何人還要頑固,如同初中時未曾違反過任何一條校規,我遵守規則的意志非常堅定。我個人『乃木坂46應該要這樣』的部分非常重要,並根據那條規定卯足全力去做。但是依據不同的場合有時會變得很顯眼,這種死認真非但難以傳達出去,也很容易被誤解。」
(《日經Entertainment Idol Special 2016」/日經BP社)

比任何人都更以「思考」來引領乃木坂46的她,對於乃木坂46的框架抱持著牢固的信念。像生駒般的存在具有明確的印象,透過全體成員共享而產生的整體感及力道,必定成為乃木坂46躍進的基礎部分吧。

話雖如此,光是覺得應該以這種不讓步的意識貫徹到底,肯定無法順利進行吧,於是她最近出現這種發言:

「貫徹正義是很困難的,可是我也討厭不貫徹的自己。思考方式一直朝著這個方向是正確的,雖然這件事始終沒有變動,但我也學會了不說『YES』去迎合周圍的人。『不行就是不行,可以就是可以』,能夠這樣二選一當然很輕鬆,但那是行不通的。」
(《BRODY20176月號/白夜書房)

雖說不知什麼原因造成她的改變,可是透過「思考」來開闢道路對她來說是必然的吧。「的確內容沒有改變,只是想法轉換了。本質什麼的都沒變,只有更改如何把掌握到的東西呈現出來的感覺而已呢。」(前述之《BRODY20176月號)正如她自己所言,核心的部分並沒有改弦易轍。假設只考慮到自己,就沒有必要這樣變更思考了吧。生駒里奈為了乃木坂46應該怎麼做呢?為了因應這一點,她靈活地替換了自己的思維。

對乃木坂46的危機感
像這樣的生駒,經常對「乃木坂46」抱著危機意識。想必許多人如今都感覺到,她成為名符其實的頂級偶像了吧。

「這樣發展下去的話,『這個時代是AKB48的時代』便結束了,其中要是有乃木坂46的名字就好了。」
(前述之《BRODY20176月號)

作為「AKB48的官方對手」出道的她們,出道當時便一直想要摘下那頂帽子。正因為「有了AKB48的成功才有我們」這種意識經常持續存在著,其中有許多成員都察覺到要替乃木坂46留下一些成績。

其中生駒的這種想法非常強烈:

「做著跟AKB48同樣的事情而超越她們,這樣不是很無聊嗎?雖然不是那樣,但我覺得做新的事情是超越不了的,無論到何時也無法超越。如今大家好不容易才說『乃木坂46真了不起啊』,乃木坂46如果不藉著某些事留下震撼,大家對於『偶像的巔峰就是AKB48』這種認知無法撼動的。」
(前述之《BRODY20172月號)

並不是為了團體本身的人氣這種狹隘的想法,生駒也置入了往後回顧乃木坂46歷史性地位的視野。她每天應該都在摸索為了這個必須做什麼事吧,但是也讓人感覺到了極限:

「與其想要給予3期生,我反倒希望她們打破乃木坂46,從頭創造新的出來。不管怎樣雖然很想破壞現今的乃木坂46,但是我們1期生無法做到,因為現在的乃木坂46是我們一手建立起來的。」
(前述之《BRODY20176月號)

她似乎一直感受到創造者無法破壞的這種兩難困境,所以才一邊珍惜著「乃木坂46應該要這樣」的部分,一邊也感覺到應該大破大立。正因為她有這種看法,對於同為坂道系列的櫸坂46,她也是這樣看待吧。

「(對於櫸坂46)也會單純覺得不甘心,因為乃木坂46已經開闢出了道路。她們唱著好歌、拍出好MV、製作個人PV。雖然純粹感到不甘心,卻也得嚥下那一口悶氣,一起跟她們活動。」
(前述之《BRODY20172月號)

「櫸坂46是『危機感』,她們雖然打算正常地努力,但人會漸漸變得寬鬆。就在那時,會帶給乃木坂46『糟糕!那首曲子留下了衝擊!』這種情況。」
(前述之《BRODY20176月號)

總是以與周圍相對的距離感來掌握乃木坂46這個團體,對於打算認清自我的不足及目標方向的生駒而言,並沒有停滯下來的時間。

生駒里奈的決心
「先前我還以為如果辭掉偶像的工作,就會辭去演藝圈的工作,可是離開的話就什麼也沒有了。」
(前述之《BRODY201610月號)

說過這些話的她,每天都在摸索在乃木坂46的外側如何生存下去。最近她出現了這樣的發言:

「我得再站一次C位才行(中略)真正值得尊敬的人,只有和這麼優秀的人一同共事,被能夠成為巨大力量的人支持著,並賦予勇氣之後,我意識到不必對Center客氣,自己把Center當作目標沒關係。」
(前述之《BRODY20176月號)

這番話令我大感驚訝。過去她曾說過「我的心裡有一種做完Center的感覺,我想著『在乃木坂我該做什麼才好?』,因此『以後可以在乃木坂找到什麼樣的新東西?』將成為我心中的主題。」(《BRODY201512月號/白夜書房)她平時就持續表達對於「Center」這個位置的煩惱,以及那種毫無掩飾的感覺,所以後來她對Center這種東西的看法真是出乎意料。

話雖如此,假若再回顧一下她以前的談話就會明白。

生駒以這樣的方式講述了擔任Center時期的事情:

「問:反過來說,從《窗簾圍繞》到《你的名字就是希望》的期間,有沒有想過要辭職或者逃離呢?
答:我沒想過,因為做得忘我了(中略)因為什麼都不知道,所以才能把Center做完。」
(前述之《BRODY20176月號)

所謂的做得忘我了,我想是沒有思考的餘地吧。沒有探究自己應該如何行動?身為Center可以做什麼?不是以神經反射般的形式突破了Center這種感覺嗎?雖然這件事本身並不會後悔,不過往後在持續演藝活動的過程中,再度一邊認真考慮Center這個角色一邊嘗試,想像這樣的情緒不也沸騰起來了嗎?

「問:剛才生駒說過,讓現在的乃木坂46受到衝擊很重要,但對於自己擔任Center這件事,妳有信心能夠震驚世人嗎?
答:要是能獲得一次機會的話,我現在有信心絕不會放過那一次機會(中略)以前雖然感到『我站在前排真是抱歉』,不過我認為現在必須去做。以現今的乃木坂46絕對可以造成巨大的震撼,如果不這樣的話我會後悔的。」
(前述之《BRODY20176月號)


不是為了一己之私才想當Center,經常對乃木坂46的生存方式抱著危機感的生駒里奈,在目前乃木坂的立場上使用現在所獲得的武器,以最大限度思考的同時,擔任Center也能夠造成衝擊,所以她具備著強烈的印象吧。她想嘗試一下那種形象,我確實也想看看她的形象究竟能把乃木坂46提升到什麼境界?我滿心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