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 星期二

『日刊體育 坂道的禮拜二』2020年6月30日 ― 「非常不服輸」令人意外的一面:北川悠理專訪翻譯


[原文出處:https://www.nikkansports.com/entertainment/column/sakamichi/news/202006300000058.html ]


乃木坂46北川悠理(18歲)是一位擁有獨特溫暖氣質的年輕成員,卻在619日至21日播出的特別節目《乃木坂46小時TV Abema獨家播映『即便分開,我們卻在一起!』》中發揮了她的存在感。讓我們來聽聽她加入乃木坂461年半以來的變化,以及前輩觸動她心靈的話語。


這回是她首度參與《乃木坂46小時TV》,在成員各自的個人企劃「乃木坂電視台」中,她接觸到AI機器人並進行外景拍攝工作。雖然和AI之間的溝通經常出現落差,可是她們溫暖的互動過程在飯迷之間也引起了話題。

「外景結束後經紀人對我說:『內容很有趣哦』,其實那些AI機器人還要更聰明,只是因為我不擅長說話而無法表現出那個部分」她如此反省道。此外,對於和AI機器人對決搬運物品的速度比賽中慘遭完封一事,她說:「就我個人而言,在那裡拉開極大的差距而慘敗,這讓我很不甘心。事實上,我這個人相當不服輸….」,顯露了令人意外的一面。

因為她從小時候就喜歡上哆啦A夢,所以選擇AI作為企劃主題。「我喜歡哆啦A夢的溫柔體貼,獲得了許多鼓勵。祖父母送給我的生日禮物裡,也多半都是哆啦A夢的漫畫。」受到哆啦A夢的影響,她也喜歡上了理工科目。

「因為想見到哆啦A夢,所以從小學開始便萌生了只能靠自己動手做的念頭。我學了四次元空間,但是好像很難,想要創作一個具備哆啦A夢的溫柔體貼的AI。」

她獨特的優閒舒適氣質被成員們評價為「療癒」,可是她本人則感到很困惑:「我自己一點都不曉得」,她進一步說:「我經常考慮必須迎合周圍的人,大家都這樣做的時候,為何只有我不一樣呢?有時候我也會煩惱這一點」。


但是她在「46小時TV」第一天於隊長秋元真夏(26歲)的個人企劃中登場時,內心獲得了救贖。她回憶道:「真夏對我說:『悠理只要保持自己的樣子就可以了』,深深打動我的內心。由於第一天也相當焦慮不安,所以我聽了非常開心。」她也感謝真夏:「平常真夏就對我十分體貼,總是直接喊我的名字,讓我一直以來得到她的幫助」。

當記者提問到加入乃木坂1年半以來的變化,她嫣然一笑回答說:「音量變大聲了」。回顧初期參演東京電視台《乃木坂工事中》,她坦言:「自己的聲音完全發不出來,想發表的意見也說不出口,我感到十分灰心。」她繼續說:「從那時候開始我就一直鍛鍊腹肌,最初是50次,後來每天增加1次,而且我每天都會向經紀人報告次數;最近我也努力在做發聲練習。」

據說其中前輩的話語也化成她的動力,「當時在錄影空檔期間白石麻衣向我搭話,問了我關於(出生地)美國的事情。因為我當時(發不出聲音而)後悔得快哭出來,所以她幫了我很大一個忙」,她感謝道:「那時候我被白石溫柔的氣氛所包圍,想著要努力」。

她在「46小時TV」結束後立刻上傳的博客,以一句「我最喜歡乃木坂46」收尾。她寫道:「無論如何我都想寫出來,非常喜歡(乃木坂)到這種程度。又一次感受到各方人士的幫助,內心充滿了謝意。對於前輩們也都很敬佩,節目結束後最大的感想就是『最喜歡妳們了』」。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在難以舉行演唱會和握手會的嚴重態勢之下,乃木坂46也播出第4度的「46小時TV」,以及挑戰新嘗試。北川認真地表示:「不只是在國內,有許多人遭受辛苦、悲傷、痛苦的回憶,哪怕雖然薄弱,但我打從心底希望能盡自己一份力量」。



她還說:「這回透過『46小時TV』,只要能稍微笑一下,一瞬間心情變得輕鬆許多就好了。今後作為一個團體,我希望以能力所及的形式,用溫暖來圍繞這個稍微有點辛苦的社會,因為我不希望任何人感到悲傷」。在柔和的氣質中帶有強烈而堅定的意志,永不服輸的18歲,她身為乃木坂的一員穩步踏實地成長。

2020年6月29日 星期一

『FLASH Special』2020年初夏號 ― 重逢在沐雨之時:早川聖來專訪翻譯




居家期間能夠洗滌疲憊心靈的
即是除淨一切、充滿溫柔的澄澈甘霖
嗅著雨水的氣味時我如此想著

與盼望已久的你相逢的那一天….





希望展現居家期間提升級別的表演
問:妳都怎麼度過居家自肅期間呢?
答:幾乎每天都在鍛練健身,收看YouTube裡健身教練上傳的視頻,然後跟著連續跳一個小時。

問:運動量相當大呀。
答:由於一直待在家裡,一整天的樂趣就變成吃東西了。光是進食對身體不好,想要好好地消耗卡路里,因此算是為了吃東西而運動。而且我還練唱,安排線上聲樂課程,所以每天都有訓練。為了今後進行活動時能稍微派上用場,我一直都在努力。

問:演藝活動重新正式開始之後,更上一層樓的早川便伺機而動呢。
答:說得也是,因為想要展現我提昇級別後的模樣,希望可以儘快舉行演唱會!或許體力稍微衰退了一點,但我對舞蹈動作有信心!(笑)

問:824日即將年滿二十歲,回顧自己10多歲的時候感覺如何?
答:小學4年級時學校曾舉辦2分之1成人禮,安排了思索自己將來的課程。從那次課程到現在已經過了10年,簡直無法想像那就是我目前人生的一半。以前覺得人生似乎很漫長,不過彈指之間就從小4來到二十歲,現在反而感覺很短暫,還想停留在10多歲的年紀呢。雖然我不會消極地認為年齡增長是一件壞事,但是10來歲不是有一種特殊的感覺嗎?總覺得就這樣結束令人有點傷感。

問:妳想變成什麼樣的大人呢?
答:這是我收看晨間劇時所感受到的,我覺得具有廣闊的共鳴範圍的才是大人。譬如說父母親因為擔心而頻繁聯絡,有時候會不耐煩地回應「好啦~,我知道了啦~!」,要是當時可以設身處地理解為人父母的心情就好了。因此我希望在二十歲時能夠學會將心比心,以溫柔回報對方的溫柔。

問:有沒有什麼事情是妳認為假如在10來歲時挑戰的話該有多好?
答:我覺得要是以前學習樂器或歌唱就好了。小時候沒想過自己會加入乃木坂46,所以那也沒辦法。可是假如從小就打好歌唱的基礎,現在應該能夠唱得更棒。




問:除了偶像以外,妳還嚮往什麼職業嗎?
答:我曾經想成為速食店裝薯條的人。以前曾參加兒童音樂劇,有一場戲是每個人說出將來的夢想,大家都回答「音樂劇演員!」或是「媽媽!」,記得只有我一個人大聲說出「裝薯條的人!」(笑)。因為他們的動作很帥氣,是我想嘗試一次看看的工作之一。

問:由於6月有固定的雨景寫真,妳喜歡下雨嗎?
答:我很喜歡。因為喜歡夏天,看到梅雨就想到「過了梅雨季之後,夏天就來臨了」,對下雨具有非常正面的印象。我也喜歡普通地淋雨,明明下雨天沒有什麼事情,也會不撐傘在家裡附近散步。下大雨時會撐傘、穿上雨衣及雨鞋,「哇~」地在水窪處遊玩(笑)。啊,現在不會這麼做了。

問:想不到妳小時候很活潑呢(笑)。
答:呵呵,其實我很活潑好動,被水淋得濕漉漉的不是很舒服嗎?因為我們家熱愛戶外活動,喜歡在露營地玩水或者去海裡玩。玩得渾身濕透才會實際覺得盡興,情緒也會很高漲(笑)。另外,在外露營露好幾天不是常碰到有一天下雨嗎?那時候就一邊聽著雨聲一邊用炭火烤年輪蛋糕。一個人緩慢地、不停地轉著竹棒烤蛋糕,真的又療癒又好玩。

問:妳很喜歡大自然呢。
答:雖然目前生活在大都會,但小時候一直嚷著將來想要住在鄉下。為了在城市裡露營,我希望住在世田谷區附有大庭院的房子(笑)。世田谷區給人的感覺很時尚,所以我很嚮往(笑)。或者去考個駕照,趁休假日租車去關東的山區露營。

問:妳很熱衷於露營啊!
答:真不好意思,明明本來在聊下雨的話題,後來完全轉變成對露營的熱愛了(笑)。






2020年6月24日 星期三

『BRODY』2020年8月號 ― Double face:梅澤美波專訪翻譯


在電視劇《別對映像研出手!》扮演金森沙耶加的梅澤美波,高個子美腿、具有知性美的她搖身一變,精彩演繹出富有個性的角色。這一回寫真所展現出來的表情,美得令人看不出她的「真面目」。








自身而言的必要/不必要
問:睽違已久的攝影工作感覺怎麼樣?
答:自從加入乃木坂46以來,像這段期間沒有被人拍攝或看見還是頭一次碰到。在家裡閱讀雜誌或看視頻,同時也想著「好想早一點工作呀」,如今不禁感激地覺得「能夠有工作並非理所應當的」。

問:過去這幾個月以來在家裡做了些什麼事?
答:看電視劇和電影、花時間下廚做菜,以及回顧我們自己以前的視頻,令人意外的是時間就這麼不知不覺地度過了。

問:順道問一下妳看了什麼電影?
答:日本電影和韓劇。

問:話題之作《愛的迫降》呢?
答:非常喜歡!(笑)非常流行,劇情也很有意思。

問:妳能夠有效活用時間呢。
答:是呀,不過剛開始也煩惱著「該做什麼事才好….」,想著全力去休息。自從變得毫無負擔之後,我覺得在我心中這是一段相當美好的時光。

問:45月也有播映梅澤出演的電視劇《別對映像研出手!》。
答:說得也是,內容具有許多搞笑要素,我接獲許多「它是我每個星期的樂趣」的評論。演出的3個人(齋藤飛鳥、山下美月、梅澤)也做了遠端現場直播,在自肅期間《映像研》3個人的互動也很棒呢。

問:對於梅澤所扮演的金森沙耶加,造成大家巨大的反響。
答:我想也有人預習了漫畫內容,許多人說實際看過電視劇之後覺得「效果挺震撼的!」(笑)。拍攝過程中自己下意識地做出像金森一樣的姿勢和站姿,播放出來之後常常察覺到「原來我做了這種表情!」、「看起來是這種感覺啊!」,連自己也覺得既新鮮又有趣。

問:演了之後找到自己和金森氏的共同點了嗎?
答:別人經常問我這個問題,可是我並不太這麼認為。硬要說的話….,我認為對於要做的事情都會直截了當地面對,這應該就是我們的共同點吧。因為我在工作時都是義無反顧地面對,不過她反而比較不像我呢(笑)。

問:拍攝結束後,妳會不會突然冒出金森氏的動作?
答:我有一段時間一直駝背,腦袋放空地步行著,不經意之間見到從窗戶玻璃反射的自己正駝著背,頻繁地感覺到「糟糕!還殘留著她的身影!」(苦笑)。意識到這一點後,覺得金森很可愛。

問:我們把話題拉回「待在家裡期間」,經過那段時期,自己應該明確知道什麼東西是必要/不必要,對梅澤來說有沒有找到「我絕對不會捨棄這個」的東西?
答:在這段期間,腦袋裡1秒鐘都離不開工作,不管做什麼都考慮著「疫情趨緩之後可以派得上用場嗎?」,疫情明朗前為了不讓飯迷失望而做運動,都在做和工作相關的事情。我察覺到原來以乃木坂46的身分進行活動,在我心中代表著一切,原來我這麼喜歡工作。

問:強烈察覺到「休長假也無妨,非常想要工作!」嗎?
答:一直感到「超級想要工作!」。加入團體之前並沒有明確想做的事情,也就是所謂毫無特技的人,但是我很高興現在找到了自己喜歡的目標。

問:另一方面,有沒有留意到什麼東西是不必要的呢?
答:我這個人本來就很消極,每位飯迷並不會否定這樣的我,反而完整地接納我。那個絕佳的場所就是握手會,他們定期地來誇讚我造成極大的影響。如今無法舉行握手會,我陷入了「這樣就對了嗎?」的不安。如果能有更多正向思考的話,我想要拋棄負面情緒。

問:真是了不起的發現。對了,大園(桃子)在本月號的《BRODY》好像說過預定到梅澤家舉辦家庭派對。
答:對呀!(笑)去年大園購買了流水麵的器具,曾經說過要去某人家裡弄來吃。可是這個預約由於各種事情延宕再延宕,好不容易行程可以配合了….,好想早一點和大家聚會見面呀!










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黑夜行/長江貴士』2020年1月3日 ― 身為「素材」的與田祐希專文翻譯

[原文出處:https://note.com/bunko_x/n/ne58763af25d0 ]



先前我曾寫過關於久保史緒里、山下美月、大園桃子的文章,我各自替她們下了什麼樣的標題呢?


3期生而言,還是應該談一下與田祐希吧,可是要從哪種角度切入呢?實在非常困難。我明白與田祐希受到眾人憐愛,的確,要是有那樣的角色,大家都想要疼愛她。那麼,那種本質的部分來自哪裡?提到這個問題,便難以順利掌握了。

「與田:在自己家裡附近放空地散步,明明外出時是白天,一回過神來已經是晚上了。
山下:欸….,好恐怖哦(笑)。
與田:白天到防波堤上坐著,什麼也不做,發呆望著大海直到天黑,就是這麼喜歡戶外吧。
山下:真厲害….
問:妳活到現在了呢,嗯,這樣的趣事也很可愛,哎,實在可愛。山下,妳看與田天生的才能就是這一點吧?」
(《BRODY20184月號/白夜書房)

在島嶼上長大的與田,與大自然及動物相關的趣事不可或缺。況且正因為生長在島嶼,這些事都感覺已經超越了這個水準,總覺得「自我」這種東西在她的言談之間顯得很薄弱。

「我在家裡都不說話也不動,不會滑手機,也不會打開電視機,而是一直待在床上發愣。」
(《BRODY20184月號/白夜書房)

「(攝影工作的空檔松村沙友理)『與田在休息時什麼都不做,只是盯著某1個東西放空。一般人都會滑手機、看雜誌、吃東西,妳到底在想什麼?』她這麼問我,於是我回答:『被妳這麼一問,其實我腦袋一片空白什麼都沒想啊』(笑)。」
(《BRODY20184月號/白夜書房)

從這些部分中,強烈地感受到與田祐希的「無所作為」,她對於想做什麼、希望如何展現自己這個部分不太關心,跟其他成員出現懸殊的差異。這種存在方式和「偶像」產生了絕妙的失諧,「只要在那裡就成立了」這一點跟與田祐希的特殊性息息相關,這個部分應該不在少數吧。

像這樣的發言也使人印象深刻:

「自我風格也不是靠自己便能找出來,這看的人客觀的想法。」
(《FLASH Special Gravure BEST2018GW號/光文社)

齋藤飛鳥曾說過:「也就是說,我想要這種武器….,雖然也有需要的時刻,但我認為這是周圍的人賦予給我的。」(《別冊KADOKAWA總力特集 乃木坂46 vol.022016629日/角川KADOKAWA),這兩段話簡直互通嘛。本來乃木坂46裡提出「我自己就是這樣!」的主張的成員並不多見,可是像與田祐希這樣把形象的塑成全都丟給別人也是很罕見。

只不過不可能只是「無所作為」而已,有許多人的確抱著「我想當偶像!」的真切情感,以偶像為目標。在這種情況下,她的「無所作為」非常異端,可是偶像這個世界並不是依賴這一點便能戰鬥。所謂的「無所作為」只不過是外界的看法而已,與田祐希的內在究竟擁有什麼?

「問:與田身為偶像曾考慮過某些行動嗎?
答:也許我確實沒有因為自己是偶像就這麼考慮,我想也不會有因為是偶像就必須怎麼做的規定。更重要的是身為一個人,我應該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好。」
(《BRODY20186月號/白夜書房)

我覺得這段話並不代表全部,也就是說她經常在思考「作為人應該如何行動」。不是在「自己怎麼被別人看待」這部分下功夫,而是在「自己要怎樣」下功夫,這種思考模式和經驗創造出「人類・與田祐希」的內涵深度。

這麼想的時候,她這段話使我留下深刻印象:

「小學時由於沒有男女之間的隔閡,所以吵架都是切身的感覺。但是上中學的時候,第一次聽到別人在背地裡說壞話,那個實在很可怕,很長一段時間我不敢去學校,只顧著在家裡看電視和DVD。」
(《乃木坂46×週刊Playboy 2017》/集英社)

從這裡開始雖然只是我的臆測,但是因為遭受他人的惡意攻擊而不敢去上學,結果是跟「不論周圍的人怎麼看待,只能認為自己是自己」的想法連結在一起吧。而且為了不受到外界眼光所左右,她認為只能堅強地保持著自我。

「問:那麼,妳很討厭受到他人控制?
山下:是啊,當然我也喜歡跟朋友一起玩,可是我認為獨處的時間也是必要的。
與田:嗯,我非常能夠體會得到這個道理。我並不是討厭和別人在一起,非常開心,也非常喜歡朋友….,自己也不是很清楚,(獨處的時候)會冷靜下來。」
(《BRODY20184月號/白夜書房)

從很久以前就有這樣的意識,以自己這個存在的個體,讓「與田祐希」這個人成立,結果就與「無所作為」連結起來了。

另外,她不會受到觀眾的影響,似乎也是父母親的教育方式所導致。

「父母親從小時候就一直灌輸『別人是別人,自己是自己』的觀念,往後也會有環境之類的各種變化,但我會一如既往地珍惜自我風格並進行演藝活動。」
(《BRODY20184月號/白夜書房)

因此她對自己的無所作為毫不抵抗,而且原本便擁有能夠表現於外的「自我」。

我把她這種方式解讀成「素材」,換句話說,許多創作者皆是想利用「與田祐希這個素材」來做出某些東西,我感覺到她是像這樣的一個人。如果我沒記錯的話,3期生當中最早推出寫真集的便是與田祐希。而且她加入之後沒有間隔太久,很快便推出了,記得那時候我還「欸?是與田啊?」而嚇了一跳。對我而言,3期生進入乃木坂的時候,大園桃子和山下美月的形象更加強烈。與田作為3期生首度被選為Center(和大園桃子組成W Center),以及決定出版第一本寫真集的人,老實說讓我很詫異。

不過,假設採用「素材」來理解的話,馬上就會明白了。

在我的印象中,作為「素材」的要項就是「無色」、「可變」。所謂的「無色」就是沒有固定的形象,這一點完美符合「無所作為」。另外關於「可變」,我覺得與田祐希的內在保有「自我」這一點非常重要。

身為偶像的與田祐希應該沒有特別的「理想的偶像形象」吧,就算她抱著這種東西,也應該沒有什麼特別的目標。雖然在這層意義上是「可變」,不過光是「沒有理想形象」就很薄弱了。果然身為一個人,如果肚子裡沒有什麼墨水,根本就改變不了。若是充氣膨脹的氣球,則可以摺出玩具貴賓狗、花朵等各種花樣,可是如果沒有空氣的話什麼都做不出來。同樣的道理,正因為內在塞滿了某些東西,「可變」才有可能。

以這個意義而言,我認為與田祐希作為「素材」非常優秀。因為「想利用這個素材做點什麼事」這一點,所以與田祐希才能夠站在最前線吧,這就是我所想到的與田祐希的本質。

此外,同樣是3期的久保史緒里也曾說過這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話:

「久保:沒錯!其實與田真的很帥氣唷!我一直在強調這個。
與田:哪有(笑)。
久保:我希望每個人都知道這件事,因為與田的職業意識在3期生當中名列前茅。說來你們一定不會相信我,但我真的看到她那樣才學到的。
與田:才不相信妳呢(笑)!
久保:是真的啦!
與田:感覺好丟臉啊。」
(《B.L.T.20202月號/東京新聞通信社)

由與田祐希身上感受到這種氛圍的機會並不多,她也是跟齋藤飛鳥和星野南一樣,不太會展現自己努力模樣的人吧。因此雖然不清楚久保所謂的「頂尖職業意識」如何流露出來,不過確實可以感受到她「為了某人而努力」的氛圍。

「答:比起以自我為主體,我們比較像為了成員或者別人奮鬥的集合體吧。看了電影(《不知何時,在這裡Documentary of 乃木坂46》)之後,我是這麼想的。假如為了自己不是有界限嗎?若想著『已經很累了,算了吧』,就會撒嬌而停滯不前;但假若為了別人就會變得更強壯。
問:任何人以這個行業為目標的時候,不就是抱著『自己想要閃耀發光』的心態才進入演藝圈嗎?與田這些『為誰而活』、『為誰而站上舞台』的想法是中途才萌生的嗎?
答:中途就冒出這些想法了。一開始我拚命顧著自己,比起『為了誰』反而以自己為主體。『好緊張怎麼辦?好恐怖,但是不上台又不行』,我就是以這種心境站在舞台上。可是在乃木坂46和成員一同活動的過程中,越來越喜歡成員們了,也喜歡上這個團體,因此『為了乃木坂46必須努力』這種觀念是一點一點慢慢改變的。
問:目前的優先順序是什麼?比方說有沒有想過『自己受到歡迎擺在第一』、『就算自己退一步,團體受到歡迎擺在第一位』之類的?
答:果然乃木坂46才是最重要的,我覺得整個團體往好的方向發展就好,其中如果有我能做得到的事情就好了,所以….說得也是啊。
問:為什麼妳會對乃木坂46這麼想呢?
答:倒不如說我現在不能回去學校,也不能回老家,唯有乃木坂46了吧。因為現在只有乃木坂46,所以我想不出其他事情了,這裡就是我生存的理由。」
(《BUBKA20199月號/白夜書房)

如同她曾說過「有各式各樣的人是理所應當的,雖然自己有上進心,但是也不想跟別人比,因為跟別人做比較的話很勞累。」(《BRODY20186月號/白夜書房),她不與他人做比較。此外,就像她所說的「(對於自己)既不討厭,也不喜歡。(中略)我不太會考慮到自己。」(《B.L.T.201911月號/東京新聞通信社),不太留意自己。這樣的與田祐希如今唯一能盡全力的對象,唯有乃木坂46而已。抱著「這裡就是我生存的理由」的決心,以「無所作為」橫掃全場的她,希望今後也能以「壓倒性的素材感」展現出作為奇特偶像的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