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4日 星期五

『TV LIFE Premium Vol.30』2020年3月7日 ― 早川聖來 in 舞台劇《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專訪翻譯



對急遽成長中的乃木坂46四期生早川聖來進行採訪,讓我們來聽聽她面對戲劇的心意想法,以及自身對於首度個人活動的舞台劇《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之衝勁



關於知名作品的女主角:「總之覺得很焦慮!」

「我本來就非常喜歡戲劇表演,從小就去劇場看戲,也參加過戲劇研習會。」

說出這句話的是以乃木坂46四期生之身分活動了1年的早川聖來,去年演出了2齣舞台劇,早早顯示出她高度的潛力。

4期生表演的《3人的主角》共有3個角色,而且依賴看完第1幕的觀眾投票決定是否能在第2幕出演,總之光是背誦劇本就要竭盡全力了。但是《美戰》(乃木坂46版音樂劇《美少女戰士Sailor Moon2019)演繹的角色很固定,得以專心準備同1個角色。要投注多少情感在這個角色上、能夠多大程度貼近原作角色等,我考量了許多面向。頭一次接觸到這些並不適應,所以覺得很困難。所幸在排練時從周遭的演員及乃木坂3位前輩(伊藤純奈、久保史緒里、向井葉月)身上學到了很多,變成相當寶貴的經驗。」

這樣的早川即將在今年春天以個人身份挑戰舞台劇作品,同時這也是她初次離開團體的演藝活動。

「前輩和成員不在身邊果然還是感覺很不安….(笑),不過這種焦躁的情緒如今漸漸減少了。因為這回有許多舞台劇經驗老到的演員,所以覺得很感激。他們都很坦率直爽,要是能獲得大量的建議,並打造出一齣優秀的作品就好了。」

她要演出由北川景子主演的電影造成熱賣,志駕晃的人氣懸疑小說之舞台劇版。白石麻衣擔綱的電影《原本以為只是手機掉了~遭囚禁的殺人魔~》也即將於221日(周五)公開上映,社會上的「手機熱潮」正在升溫高漲。

「這是相當受到矚目的作品,所以得知要讓我演出時總之覺得很焦慮!同時那時候我也正在思索『自己進入乃木坂後可以做些什麼呢?』,能像這樣接獲個人工作真的很高興。『原來也有我能做的事!』,於是稍微產生了一些自信。趁著現在這種積極奮發的心態,希望一邊提升自己的演技一邊努力到千秋樂(譯註:戲劇公演的最後一日稱之為千秋樂,亦作千龝樂)為止。我去看過北川主演的電影,那一天連做夢都夢到了,感受到衝擊性的恐懼感。那一齣並非單純的恐怖片,而是或許某一天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恐怖,果然掉了手機就很不妙(笑)。」

她要擔綱演出的,是因為情人弄丟手機後遭到連續殺人魔盯上的女性麻美。平時是溫暖療癒系的早川,令人期待將會如何扮演悲劇性的女主角。

「我覺得她原本過著普通的生活,卻突然無端捲入這樣的事件中。在表演時當然要呈現出她心慌驚恐的樣子,但也不只是可憐而已,我也希望可以表現出暗藏在她內心的東西。此外故事劇情鋪墊了各種伏筆,真相逐一揭開明朗,在這方面該如何自然且意味深遠地傳達出來,我認為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今年夏天即將迎接20歲生日的早川,看樣子好像可以期待她在2020年跨出更大的步伐。

「關於戲劇表演我還才疏學淺,希望包括這回的舞台劇在內還能鑽研更多的東西。而且我不希望自己只是泛泛之輩的其中一人,而是能讓大家發現「原來乃木坂46裡還有人能做得到這樣啊」的個體。為了達成這個目標,這1年中我想要探尋唯有自己才做得到的事情。」





2020年1月23日 星期四

『季刊乃木坂46 Vol.1早春』2014年3月5日 ― 正義使者:井上小百合專訪翻譯




對我來說偶像就是正義使者!
歌唱、舞蹈、演技、個性、可愛、帥氣….

想要成為集合這些特點於一身的偶像!





問:今天想要請教妳理想中的偶像形象?
答:這是我打從加入乃木坂46後的理想,偶像不是跟女演員或歌手都不一樣嗎?不只是可愛而已….,換句話說就是正義。

問:實在聽不懂,可以拜託妳再說明得更詳細一點嗎?(笑)
答:對我來說偶像即為集所有之大成,不只包括歌唱和舞蹈,演技、個性、可愛、帥氣….,集其大成者便是理想之人,而我希望成為那樣的人。

問:也就是說,「歌唱 + 舞蹈 + 演技 + 可愛….= 正義」?
答:是的,其中毫無邪惡。偶像必須連私生活都是偶像,像我為了當偶像,連學校和朋友全都犧牲掉了。

問:真、真是徹底的覺悟呀….
答:我最喜歡戰隊英雄,所謂的英雄就是為了他人伸張正義,這樣才是帥氣,因此我也想為了他人而努力。既然當上了偶像,我可以為別人燃燒自己的生命。

問:這個方式對井上小百合來說才是偶像?
答:沒錯!所以「偶像 = 正義」。以前我曾當過志工,當然那雖然值得,卻僅能盡能力所及的範圍內去做而已。不過我注意到當上偶像的話,就可以為了別人上雜誌、電視、廣播….等各種媒體,於是我想到「就是這個!上電視吧」。

問:身為乃木坂46成員,那個理想可以實現嗎?
答:我覺得這是最接近理想的團體,縱使我不太熟悉其他團體,可是乃木坂46裡都是好人,大家都不喜歡你爭我奪。但是大家都把祕密的想法藏在心中,有許多內心堅強的人,而且保持一顆為他人而奉獻的心。不只是設想到自己,還包括其他人,是一個彼此相互支援的團體。這一點跟特攝片強調的團隊合作是一樣的,類似五連者的5人合為一體。

問:這種事就是作為成員嗎?
答:不是啦(笑),不過最近我想到的是,自己的演藝活動應該是為了別人吧。乃木坂46的活動並非成就自己的幸福,而是把幸福帶給別人吧。

問:我得不到那種實感呢。
答:自己想做的事情並不是全都能做得到,就拿乃木坂46來說,選拔發表的結果在常規節目上播出,如此一來獲得很大的反響。因為出現了入選以及落選的成員,而落選成員的飯迷會悲從中來。我明明是為了讓大家笑開懷才來當偶像….,一想到這點就非常心痛。沒被選上我倒是無所謂,可是一想到替我悲傷的飯迷就很難過。

問:對自己來說進入選拔反而比較好吧?況且也比較接近正義。
答:的確是這樣沒錯,不過我認為跟自己就是自己這種主張也稍微有點不同。一開始我認為當上七福神就是正義,可是我入選的同時也代表有人落選了。我思考著該怎麼辦才好,所得到的答案就是不要拘泥於位置,做自己該做的事情吧。最近我覺得自己能夠明白在團體中的任務,在歌唱和舞蹈方面不想輸給任何人,乃木坂46裡雖有擅於舞蹈的成員,但我要用偶像般的歌唱和舞蹈決一勝負。很希望大家一想到乃木坂46的偶像,就立刻能說出井上小百合這個名字,今年就追求這個目標吧。今年我的抱負是「追求」,只要追求,就會變成正義!

問:第8張單曲呢….
答:跟上一回一樣是Under。在那之前一直留在選拔,那時候所認為的Under世界卻跟現在截然不同。選拔時我始終留在第3排,Under時卻改站在最前排,真的是非常新鮮的體驗。自己變成領導大家的立場後,腦袋也隨著轉換。尤其(201312月)日本武道館演唱會的規模真是大,那是變成Under後的第一場大型演唱會,對成員提出種種意見,也體驗到演唱時眼前一個人也沒有的狀況(譯註:因為站在Under第一排的緣故),眼界大開的情況坦白說令我很高興。

問:如此一來,今後的目標是什麼?
答:我想要壯大Under的聲勢,並且變成選拔的官方對手!希望讓大家見到即便是Under也會戰鬥,覺得「她們這邊也挺厲害的嘛」。我正在跟Under成員們溝通這些事情,當然選拔也是我的目標。另外現在我雖然才19歲,但總有一天想要成為正義的大人!







2020年1月22日 星期三

『EX大眾WEB』2019年12月10日 ― 乃木坂46「名為個人PV的實驗場」第二回 高橋榮樹描繪出「偶像」及「個人PV」的自由專文翻譯


[文章出處:https://taishu.jp/articles/-/70732 ]

漫畫家志村貴子作為意象來源的作品
初期的乃木坂46一方面摸索《16人的主角》作為代表的戲劇志向及個人PV的獨立路線,另一方面最重要的是身為「官方對手」將身分識別委託給AKB48這個巨大第三方的立場。其中乃木坂46在出道第1年邀請AKB48影像作品的象徵性人物來為他們製作屬於自己的內容,此人即為高橋榮樹。

對於AKB48的影片集錦(譯註:原文filmography,意指某一演員或導演曾參與攝製的全部影片目錄)而言,高橋是第一個將電視劇要素深刻灌入她們MV的人物;高橋尤其在MV中屢次描繪基於女子學校設定的群像電視劇。這個時候高橋重要的構思來源之一便是漫畫家志村貴子的作品,特別是以鎌倉2所學校為舞台,描寫「女生愛女生」的傑作《青之花》(太田出版社)。

當然高橋執導的MV中,並沒有直接把志村的作品臨摹出來。但是他在女子高中裡編織的幾條人物關係連結線,以及朝向戲劇節活動的高聲喧囂等要素,卻是瞬間能夠窺視到的意象來源。此外,AKB48的《大聲鑽石》(2008年)、《10年櫻》、《驚喜之淚!》(皆為2009年)的MV均以虛構的「松岡女子高級中學」為舞台,此校名跟《青之花》主角之一萬城目富美就學的校名如出一轍。


儘管如此,AKB48體現出的休閒、活潑的群像和《青之花》端莊浮現出的靜謐,僅從表面上來看雙方的性質南轅北轍。高橋自己也表示:「只不過,湊合AKB和志村並不是有點勉強,那時我所體會到志村的感性,後來在乃木坂46身上發揮得更多。」(《Eureka》雜誌201711月臨時增刊號,青土社)。就像高橋所說的一樣,來自志村作品的影響進一步顯現在乃木坂46的影像作品中。

高橋親手製作了乃木坂46最初期的CM廣告之後,以第2張單曲《來吧洗髮精》MV加入乃木坂46的影片集錦。這支圍繞著女校內嚴苛校規而展開的MV影片,乃是高橋透過志村作品而培養出的感性更加投影而成。這就是直接反映出來的一個例子,正如高橋在前述之雜誌所言,MV開頭生駒里奈在樓梯間奔跑而被教師訓斥的那一幕戲,構思源自漫畫《青之花》第2卷主角之一奧平明跑上樓梯的場面。


高橋寄託於志村貴子般的目的地,發現了當時剛出道的乃木坂46這個團體。甚至在《來吧洗髮精》發行3年後,高橋於乃木坂46個人PV的衍生企劃「雙人PV」中再度散發接近志村作品的氣味。

寄宿在沒有劇本的電視劇中之現實
乃木坂46在第11單《生命如此美好》、第12單《太陽敲敲門》(均為2015年發行)所收錄的個人PV裡採取一種新方案:通常個人PV皆是一支作品給一個成員當主角,而被稱為「雙人PV」的雙標題特典影像中,每支作品則分配給二個成員表演。於是觀眾必然會詢問,配對而成的二個成員之間會找出什麼樣的關係,使之成為微電影呢?

《生命如此美好》所收錄的雙人PV由齋藤飛鳥&星野南、白石麻衣&橋本奈奈未、西野七瀨&若月佑美等人配對成作品,其中高橋榮樹負責執導生駒里奈&伊藤萬理華這一對成員。在團體草創期接連站C位,此後成為乃木坂46之象徵性存在的生駒,以及在製作雙人PV大約1年前開始領導Under Live的伊藤,當時可說是「選拔」與「Under」的重心人物。高橋在亦為同屆的2人身上找出了鏡像關係,把生駒和伊藤設定成雙胞胎,劇情則安排在兩人因父母離婚而分開前的片刻光陰,這便是雙人PV標題《互映鏡子》之由來。


前面曾經提過,高橋榮樹把漫畫家志村貴子的作品《青之花》之世界觀投影到AKB48和乃木坂46的影像作品中,由《互映鏡子》的具體細節亦可看出該作品也在其延長線上。《互映鏡子》的舞台背景和《青之花》一樣都是在湘南、鎌倉地區取景拍攝,而且一開頭便出現的鐮倉文學館作為影片主場景,正是《青之花》主角奧平明所就讀的「藤谷女學院」之原型設施。通往建築物途中富有象徵性的隧道以及館內的陽台、在鐮倉文學館拍攝的鏡頭只有二人穿著制服等,這些視覺上的設定也讓人聯想到來自志村作品的直接影響。

不過在這部短片中,最重要的不單只是這些表層所見到的。生駒及伊藤所扮演的雙胞胎姊妹,恐怕在結束這段鐮倉散步後便難以在日常生活中見面了。討厭用照相機拍攝的她們,一邊改用IC錄音機採集身邊的聲音,一邊度過離別的預感悄悄靠近的時光。高橋在此二人身上設定了這種關係,卻將細微的對話內容交給生駒及伊藤即興表演,以高度自由的對話構築起各個場景。並非單純依賴角色本身,有時候也可以窺見生存在現實世界中的生駒里奈及伊藤萬理華之間,真實存在的會話和表情變化。這對劇情設定來說未必很好,但也正因為如此,其自由發揮中蘊藏著獨有的真實感。

正因為個人PV具有實驗性且規則很少的範圍,才容易產生類似這種自由度吧。儘管高橋到目前為止替乃木坂46製作個人PV/雙人PV的次數並不多,可是他每次參加這個企劃時都會顯示,製作乃木坂46的影像內容並不拘泥於既成的框架。在下一回連載中,讓我們將目光轉往乃木坂46出道第一年時高橋經手的個人PV,並追蹤其軌跡。

初期個人PV的「統一主題」
此系列連載著眼於乃木坂46被稱作「個人PV」的影像作品,試圖掌握這個產生無數實驗性短片的自由場所。話雖如此,出道後由於尚未確立團體本身的發展方向,如何定位個人PV這個企劃仍令人擔憂,故稍微可以見到交雜著混亂的摸索。表現出這一點的是出道第一年在第2 4單所收錄的個人PV之「統一主題」。2012年發行共4張單曲的其中3張,包括第2單《來吧洗髮精》個人PV主題為「約會」,第3單《奔馳吧!Bicycle》為「蹓躂之旅」,第4單《制服模特兒》為「克服棘手」等,在個人PV的製作上給全體導演設定了共同主題。原則上不變的方針是各個成員起用不同的導演,但是根據共同主題的約束,嘗試為各種標題的收錄作品給予固定的方向。

不過受到統一主題的牽引,容易產生一些相似的影像表現結果,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果主題是「約會」的個人PV,依據約會對象視線的主觀影像而製作的東西就多了。甚至如果以「克服棘手」為主題的話,像綜藝節目般的風格挑戰企劃就會很顯眼。儘管每部作品聘請了人才濟濟的創作者,這種附帶(共同主題)的嘗試卻限縮了他們的表現幅度。但是高橋榮樹這位導演竟也能生動地轉換主題,甚至製作出超越這種主題的影像作品。他親手製作以「克服棘手」為主題,收錄在第4單的生駒里奈個人PV便是其中一個例子:


一開頭生駒自己講述了從小怕水的來龍去脈,似乎遵循著統一主題進行。可是緊接著生駒將身體浸泡在水中,繼續穿插著她身著制服在泳池裡舞動的水中鏡頭,完全排除了生駒自己的言詞及文字字幕說明,直到影片末尾結束為止。「克服棘手」這個主題並沒有盛大熱絡地貫穿到最後,要不是生駒在開頭還有些許片段的描述,這部作品彷彿讓人忘記統一主題的存在一般。從生駒最後一幕的表情裡,當然能夠讀取到挑戰的結果以及她的心情,可是這部作品以慢速度捕捉游動的生駒,其優秀之處在於無法坦率地回收被賦予的企劃。翌年乃木坂46發行的單曲《Girl’s Rule》之CD封面,也採用讓人感受到神秘色彩的水中攝影,該張單曲所收錄的個人PV亦大放異彩。

「影像」與「偶像」的普遍性
在高橋榮樹親手製作的個人PV中,特別具有多層意義的是生田繪梨花主演的《1/24故事》,收錄在第3單《奔馳吧!Bicycle》中。恰如前面所述,此時期所有的個人PV作品都設定了統一主題。第3單的個人PV以「蹓躂之旅」為主題,收錄了各個成員從東京近郊到韓國、台灣等拜訪各地的情況。這個時候生田與高橋選擇拜訪的地點是廣島縣尾道市:


前面曾提過生駒里奈及伊藤萬理華的雙人PV《互映鏡子》中兩人所採集的是「聲音」,那麼以尾道為舞台的生田所採集的便是「圖畫」。生田拿著手搖式電影攝錄機「LomoKino」,把尾道的街道、大海、貓咪等事物拍入底片裡(譯註:LomoKino裝上35mm底片後,轉動右側的手把便可開始錄製,再將一格一格的底片連續播放出來即成影片)。由於生田拍攝的只是一部簡易的模擬電影,透過連續串接靜止圖畫使得拍攝到的東西動起來,形成像電影的原始體驗般的感覺;這也跟視頻中生田拜訪資料館時接觸原始影像的體驗相互呼應。

另外,生田旁述的最後一句話明確地連結了向大林宣彥(譯註:出身於廣島縣尾道市的知名電影導演)作品的致敬,這支個人PV使人感受到跟尾道淵源深厚的電影導演和作品在背後的濃郁色彩。當然,大林宣彥這位創作家確實是以尾道為舞台的眾多作品為首,引領出偶像電影擅場的時代。在《1/24故事》裡生田既是探訪這段電影歷史的旅人,同時亦是主演這支作品的偶像,生活在尾道的街坊裡。

隨著時代的遞嬗變遷,「偶像」這個詞彙的定義或表示範圍亦不盡相同。在大林作品中所確立的偶像電影路線,以及今日冠以偶像之名的演藝類型無法粗糙地畫上等號。儘管如此,目前最積極持續嘗試「偶像」之影像實驗的乃木坂46,這支在內容裡孕育出的短片於稱為偶像存在的共同點上試圖超越時代。正如前頭所述,此時的個人PV設定了「蹓躂之旅」的統一主題,可是高橋以此題目而拍出來的,絕對不是正統的旅行記錄。透過同時承擔拍攝及被拍攝立場的生田繪梨花這個人物,或追溯影像的初始體驗、或試圖攫住「偶像」普遍性的片麟半爪,《1/24故事》反而具有這種旨趣。

把早期個人PV統一成相同主題的摸索,嘗試不久後便在第4單消失無蹤。對乃木坂46的個人PV來說,這也是個重新獲得自由創作,並使得綜合水準突飛猛進的信號。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