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12日 星期三

『EX大眾WEB』2020年1月14日 ― 乃木坂46「名為個人PV的實驗場」第三回 象徵伊藤萬理華「乃木坂46個人PV」的世界專文翻譯

[文章出處:https://taishu.jp/articles/-/71589 ]


持續和乃木坂46結下深厚情誼的創作者相遇
一提到乃木坂46開拓出來的個人PV影像內容,偶爾會跟某個象徵性人物的名字連在一塊兒。那個人就是身為乃木坂46成員活動至2017年年底為止的伊藤萬理華,她最受到矚目的作品,即是本文在第一回(連結)提及第5張單曲所收錄的個人PVMarika ‘17》,這支短片由於讚揚了絕妙的優閒鬆散及少根筋的優點,引起諸多反響,於是伊藤被定位為最能代表此一企劃的成員。話雖如此,伊藤的重要地位不僅是創造出《Marika ‘17》這支代表作;回顧她以個人PV為中心的影像作品時,也可以看出乃木坂46透過個人PV所培養出來的幾個特點。

再重複一遍,個人PV乃是乃木坂46成員「扮演」各種相位的地方。尤其是伊藤透過乃木坂46在籍期間顯露出寬廣範圍的表演,親身示範了個人PV這個企劃案是為了培養成員作為演員的範疇。此外,儘管乃木坂46陸續挖掘出對團體來說掌握重要關鍵的影像創作者,但伊藤卻在個人PV中經常遇到與乃木坂46長期密切合作的創作者,相互照射各自的個性,激盪出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在這個意義上,她作為啟動團體整個影像內容的關鍵人物而存在著。

乃木坂46草創期之名作《刀子》
其萌芽已經於2012年出道單曲《窗簾圍繞》所收錄的個人PV中獲得確認,當時所收錄的各支個人PV是在出道前拍攝,其中映現的是事實上仍沒沒無聞的她們。另外正如以前所提過的,當時個人PV的企劃本身毫無明確的方針與基調,各支作品的品質也參差不齊。在這個摸索時期,伊藤萬理華與影像創作者柳澤翔聯手打造的《刀子》,具有不同凡響的存在感和完成度。


這支短片描寫在校內舉辦的舞台劇中飾演女學生的伊藤,以及在她臉頰上畫傷痕妝的男學生(新井海人飾)之間微妙的距離感,激發出毫無真正演戲經驗的伊藤隱藏的豐富戲魂。另一方面,這也成為乃木坂46挖掘出柳澤翔這種創作者的契機。在個人PV企劃是否發展下去仍是未知數的出道時期,伊藤萬理華的《刀子》便是照亮其前途的希望之光。

「統一主題」時期伊藤萬理華的作品
自第2張單曲《來吧洗髮精》起,乃木坂46的個人PV進入了設定「統一主題」的時期。前文(連結)所提到的統一主題,一方面成為總括全體個人PV的方針,另一方面也存在著容易產生多個相似主題和影像表現的難度。正因為如此,在第4單的個人PV中高橋榮樹及生駒里奈的搭檔生動地轉換了「克服棘手」的統一主題,這一點更加突出。

然而在統一主題的時期,伊藤萬理華主演的個人PV不可思議且輕而易舉地超越了每次的主題設定,接連不斷推出導演的創作力與她的鮮明個性強烈交互影響的作品。在第2單收錄的個人PV中,負責執導伊藤作品的是山本真希。山本後來改姓福島,即為翌年執導首屈一指的名作《Marika ‘17》的福島真希。這個時候規定的統一主題是「約會」,以主題的性質說來,其他成員的作品無論如何多半都使用約會對象的主觀視角及約會中的野外風景。但是山本等人則將場景設定於約會前一天晚上,表現出唯有在她腦海中展開夢幻般的世界。


而且這支作品到了1分半左右,便出現了使人聯想到下一支作品《Marika ‘17》的歌唱和舞蹈,本篇的結尾甚至還有「Marika」這樣的短語。後來福島作品中共通的世界觀旋即呈現出濃厚的色彩,甚至令人忘記這是按照統一主題「約會」製作出來的東西,反而變成獨創的作品。

以迥異風格窺視表演的戲路
接下來第3單《奔馳吧!Bicycle》以「蹓躂之旅」為統一主題製作個人PV,於此負責伊藤的是從第1單至10單連續10張單曲收錄曲的MV導演丸山健志,時至今日他仍為該團體製作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影像作品。


這支以韓國輕旅行為主題的個人PV,強烈流露出宛如旅遊節目般的優閒逍遙,以及跟緩慢迥異的丸山風格。這一點從鮮豔色彩及時髦流行,與另外幾支丸山導演負責的乃木坂MV相同的風味可見一斑。同時,伊藤自身的旁白解說搭配節奏分明的畫面剪輯,像是鐫刻著固定節奏般地變成作品整體的推動力。再者伊藤自身的思緒與創作混合了那些旁白文詞,和她獨特的嗓音巧妙地一同描繪出科幻片及紀錄片的趣味。

自第1單收錄柳澤導演的《刀子》、第2單《約會前一日之心情》,再到第3單的韓國之旅為止,出道不到一年的時間內所拍攝的個人PV中,伊藤接連成為強力引導出影像創作者個性的靈媒,另外她自己也在這3支作品中讓人窺見了演員的不同戲路。況且2012年的時候伊藤在團體內的定位,甚至連乃木坂46這個團體的強項也尚未確立,她卻靜靜地在個人PV中培育屬於自己的武器。

伊藤萬理華作為演員的個人PV
乃木坂46製作的影像內容的優勢,是精心打造的高品質電視劇作品集。而且在跟負責這些電視劇作品的影像創作者建立延續性關係時,達成重要作用的是個人PV企劃。乃木坂46一邊利用個人PV讓創作者開疆拓土,一邊擴充自身影片集錦(譯註:原文filmography,意指某一演員或導演曾參與攝製的全部影片目錄)的歷史。因此出道單曲所收錄由柳澤翔執導的《刀子》正是如此,伊藤萬理華也是經常透過個人PV跟創製出優秀電視劇的影像創作者相會。

伊藤以電視劇演員留下令人印象深刻的《刀子》後莫約過了1年半,她的個人PV闊別已久地被策劃成電視劇風格的作品,此時負責執導的是湯淺弘章。湯淺與乃木坂46的淵源來自橋本奈奈未收錄於第5單的個人PV,接下來湯淺負責的第2支個人PV就是伊藤萬理華收錄在第7單的個人PV《萬理華》:


在同一家醫院住院的伊藤與少年(南出凌嘉飾)心意相通的主要部分,與不同時制的另一家醫院部分重疊,於是逐漸浮現出雙方的關係。這部短片是繼《刀子》之後,顯現伊藤適合走上演員之路的珍貴作品。

藉由伊藤萬理華作品遇到轉折的湯淺導演
而另一方面對於導演湯淺來說,這支個人PV對於他和乃木坂46的關係也是一個轉折點。憑藉《萬理華》獲得電視劇導演之評價的湯淺,分別在第9C/W曲《沉默的獅子》,以及伊藤進入選拔的第10單的《那一天  我隨口說了一個謊言》受到拔擢為MV導演,全都由他親手製作了全篇短片的構成影像。自彼時起他在乃木坂46的影像作品中,一直是身負重責的創作者。

與擅長描寫光陰遞嬗的虛幻和珍貴的湯淺不同,表現出某種無理荒謬姿態的山岸聖太,也是一位替所有乃木坂46作品帶來獨特豐盛內容的影像創作者。山岸是在第12單所收錄的《都是夏天惹的禍》首度與伊藤合作:


伊藤扮演的學生因受到同學不和睦的對話影響,而獨自一人焦躁不安地在頂樓踱步,櫻井玲香則飾演因關心她而前來頂樓的班級委員。該作品在無頭無腦的對話裡所產生的溝通交流,由擅長演戲的伊藤及櫻井兩位成員同台共演,成功地在她們細微的差異中呈現出滑稽的趣味。而且山岸以雙人PV《都是夏天惹的禍》為起點,透過乃木坂46個人PV製作出與該作使用相同外景地點的連續作品般的短片。這些山岸的作品從2010年代中期至後半期,成為提高個人PV企劃的整體品質的支柱之一。

Marika》系列的新作品
伊藤萬理華在多支作品中表現出她身為演員的豐沛演技,在個人PV中她另一個具有代表性的《Marika》系列也於2017年誕生了新作品。跟前兩支作品一樣皆由福島真希導演,以福島節的作曲和菅尾渚的編舞而製成,收錄在第17單《大影響家》的作品《Mari Cut》。


這部作品拍攝的契機,是伊藤為了演出《薙刀社青春日記》電影版而剪短頭髮,一邊將她實際剪髮的過程置入影像內,一邊將她剪成輕盈妹妹頭的可愛模樣描繪出來。這支《Mari Cut》最新作品,跟齋藤飛鳥、西野七瀨的個人PV一起在YouTube官方頻道上公開完整版本,締造了超過430萬次的播放次數記錄。伊藤萬理華與福島真希合作的《Marika》系列突破了僅限飯迷內流通的影像作品的界線,也成為伊藤的標誌之一。

衍生至外部的《Marika
從個人PV發展而出的《Marika》系列內容,可以感受到以稍加變化的形式延伸至外部的模樣,譬如2019年的動畫《輝夜大小姐想讓我告白~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第3集的片尾曲《千花啊千花千花》:


登場人物學生會書記藤原千花(配音:小原好美)又唱又跳的這首片尾曲,起用了與《Marika》同一系列的作詞福島真希、作曲福島節、編舞菅尾渚等人,且在中山直哉巧手打造下變成了細膩的動畫。雖然原作漫畫的要素隨處可見,但樂曲的展開和編舞、獨特的脫落感(譯註:原文「抜感」為時尚界流行用語,意指看似毫不起眼卻處處充滿巧思及細節)中可以見到與《Marika ‘17》一脈相承的感覺。《Marika》系列隨著每一次的疊加,氣氛也隨之提高了成熟洗練的程度。縱使在伊藤已經離開團體的今日,其果實也在意想不到的地方綻放出花朵。

更有意思的是,這支《千花啊千花千花》竟由乃木坂46成員松村沙友理演出:


乃木坂46的個人PV所營造出的牢固作風,最終在電視動畫中孕育出衍生作品。這支作品由乃木坂成員以三次元的形式重新表現出來,與其他類型的文化共鳴而產生這種獨樹一幟的回饋,其實也可以看出個人PV這個實驗場至今還隱藏著意料之外的可能性。

[ 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