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 星期三

『EX大眾』2020年1月號 ― 從設計來看今年的乃木坂46:本信光理專訪翻譯


先前本信擔任總編輯的《月刊MdN》曾經做過乃木坂46的特輯,我們邀請他從藝術設計的角度,談論今年成員發生顯著變化的乃木坂46之身姿。此外,他參與企劃的「大致全部展」的辛苦過程,以及想要向大家呈現更好的東西的熱情是什麼?

問:本信在「大致全部展」中,從企劃立案至展覽統籌皆親身參與。請問以「倉庫之中」為形象的展示手法是從哪裡開始提出構想呢?
答:所謂企劃的模式就是一個一個內容堆積成整體,或者先行考慮饒富意趣的標題再添加內容。我認為有這兩種模式,而這回則是先想出展覽標題。眾所皆知乃木坂46一切具備高度的品質,從標題與切入角度下功夫等方面,我認為需要動一下腦筋。

起初對於取什麼標題一直感到很苦惱,我跟共同企劃人,也就是原《月刊MdN》的野口尚子反覆討論。當她提出「大致全部展」的點子時,我就覺得「這個好呀!」,從那個時候「大致全部展」便以倉庫作為創意發想。或許大家都不知道,那些紙箱裡裝的都是乃木坂46的各種資料呢。明明任何人都看不到裡面,但置入這些資料卻很重要,於是廢寢忘食地完成這項作業。

問:展出的資料都是經過本信精心挑選過的吧?
答:我去向CD封套的藝術指導請求將所有素材拷貝到硬碟裡,共有10GB的資料陳列出來,再從中挑選展覽用內容。有乃木坂46標誌的提案書、招募成員的廣告啟事、CD封套的草稿….等,從頭開始看的時候也能體驗到CD封套及MV創作的過程依序展示出來。

問:並非用參觀者同等的視線來擺設裝飾,而是用窺視的特殊展覽手法。
答:譬如說海外的繪畫展覽等,因為「這幅作品展出了」而受到吸引,而「大致全部展」有很多展品都是見不到的資料,所以裝飾在牆壁上的展覽方式是不成立的。因此在倉庫風格的展覽中,主動地窺探儲藏的資料之風格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另一方面也有《Girl’s Rule》中白石麻衣未公開的照片,華麗的素材要大幅度展現,並使之層次分明。

問:變成像現在流行的「體驗型」展覽。
答:除了展覽之外再加上周邊商品與咖啡廳也讓人玩得很愉快,可以帶著彷彿主題樂園的感覺來參觀。尤其是周邊商品非顯現其魅力不可,於是以「N46AW」這個標誌為關鍵主題塑造品牌化。

問:獲得了什麼意外的反應嗎?
答:成員們都表現了出乎意外的喜悅,也有人一邊看展覽一邊掉淚。基本上這是為了觀眾而作成的展覽,可是讓成員覺得「參與乃木坂活動實在太好了」也很重要,我認為這樣舉辦「大致全部展」才有意義。

問:本信在第4張專輯《直到此刻化成回憶》也以創意顧問的身分參與藝術設計的工作。
答:在製作《直到此刻化成回憶》的過程中討論到「如果把佈景的牆面作得盡量大一點,畫出來的繪畫豈不更好看?」,因此徹底受到藝術總監的支持而加入這個提案。

問:請談一談本信所感受到乃木坂46的藝術創作之魅力?
答:果然全體工作人員都懷抱著熱忱去參與藝術設計的製作,並且將之付諸實行。因為花費了預算和工夫,所以做出優良的成品也是理所當然。但說到底那就是一種結果,其核心果然是工作人員都想做出富有趣味的東西呢。因此在製作《直到此刻化成回憶》的佈景時把全東京的金色相框都收集過來,類似這種做得過火的趣事也很有乃木坂46的味道呢(笑)。

問:早期青澀酸甜的青春形象隨著成員的成長,在《大影響家》那張單曲前後反而轉換成奢華的形象。如今乃木坂46的成員構成混合了成熟女性及稚嫩少女,在藝術創作方面也陷入困難的局面。

答:我們可以把難以統一成同一種形象看成弱點,相對也可以把具備多元性看成強項,《Sing Out!》及《黎明來臨前無須逞強》的封套就是考量為了顯現出多樣性而製作的。我時常在想,要是我可以幫助進入安定期的團體,且提示新事物給她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