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13日 星期一

『Nogizaka Journal』2019年5月11日 ― 一無可取之人:井上小百合專文翻譯

[原文出處https://nogizaka-journal.com/archives/inouesayuri-nogizaka46-zero.html]

斷言「毫無才能」
「我沒有唱歌、跳舞、演戲的本事,沒有什麼令人驚艷的。正因為如此,過去這6年以來才考慮靠著小小的努力,一步一腳印。」
(《月刊ENTAME20183月號/德間書店)

井上小百合之所以開始被當作有趣的人,果然還是作為其轉折點的《乃木坂工事中》(東京電視台)。這個故事我打算留到後面再談,不過我以前並未曾把注意力轉到井上小百合這個偶像。由於我自己本身不參加握手會及演唱會,只有在電視上或採訪時才接觸到乃木坂46,所以這方面也是一大原因吧。

「原本進入這個世界的理由是想要演戲,不過偶像的工作可不只演戲而已,我曾思考過『我該怎麼辦才好呢?』, 因為過去曾以為『想要只靠著說台詞生活下去』。」
(前述之《月刊ENTAME》)

出道當時經常進入選拔,但也曾有過Under時期的她,在記者採訪中被提及的機會也不多吧(尤其是我開始對乃木坂46產生興趣的時候,她是擔任Under Center)。另外,她對於綜藝節目感到棘手的意識,在前述的採訪中曾回顧「我也曾經只顧著點頭附和大家所說的話,像這樣持續了好幾個星期」。如果她幾乎都沒有發言的話,那也可以說我完全不會去注意她。話雖如此,假如她擁有某些突出的表現,從某些方面來說才有吸引別人注意的機會。照這個意義看來,她這種「毫無才能」的自覺也許是誇大其詞吧。

這種所謂的「毫無才能(的自覺)」,便是「一無可取之人」的第一種意義。原本就歸零的自己,她一點一滴透過努力累積各式各樣的東西。如今即便是沒有機會觀賞舞台劇的我,也擁有「說起井上小百合就想到舞台劇」的印象。換言之,她作為演員的評價已經固定下來了。因此現在斷言「由於無才只好努力」的時候,感受到了井上小百合這個偶像的強韌。

太過於重視「為了別人」
「一無可取之人」的另一個意義,就是「為了別人的人」;那是來自這樣的發言而留下的印象:

「因為我會這麼想『倘若成員從自己身邊消失的話,剩下的會是什麼?』。」
(《BUBKA201710月號/白夜書房)

「井上:大家真是太寶貴了,最近我都沒有回家(笑)。
若月:一直暫住成員家裡呢(笑)。
井上:我討厭一個人待著,輾轉流浪於成員家裡(笑)。」
(前述之《BUBKA》)

她原本以為「不需要什麼朋友」(前述之《BUBKA》),在作為偶像而活動的過程中,她發現乃木坂46的成員於其心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現在根據她的發言,可以帶出這一條公式:

「井上小百合」    「乃木坂46成員」 = 0

如果成員不存在的話,她就認為自己的存在也是沒有意義的。對她而言,將自己當作「為了別人」的東西來看待,才是合乎現在的自己。

開始產生這種想法的契機,來自2014年舉辦的《乃木坂46 Under Live第二季》,2星期之間共計18場公演。對於沒有常設劇場的乃木坂46來說,這是前所未有的連續演唱會。當時,井上由於療養傷勢,缺席了一部分公演的小故事:

「我不在的這段期間,一直在想誰會成為Center結果任何人都沒有站上C位。(中略)大家讓我見到的是『沒有人代替小百合哦』,於是我下定決心了,不是為了自己而加油,而是為了成員、為了團體而努力。背負著所有的想法,我非站在這裡不可。」
(《乃木坂46物語》/集英社)

類似像「在連續進入選拔的那段期間,我只考慮到自身。」(《日經Entertainment! Idol Special 2016》/日經BP社)這樣的情況,身為偶像而活動的她已然改變。她原本並非想當偶像,不過作為偶像活動這件事對她而言,可以說具有加乘效果吧。「本來以為不需要朋友」、「我只考慮到自身」之類的話語,雖然不是必須改正過來的要素,可是改善這一點的話,將進一步擴大其可能性。在平凡的生活中,由於很難遇到能夠轉換迄今的價值觀的東西。所以在這層意義上來說,當上了偶像的結果,應該可以說對她而言非常好吧。

擺脫「百合娘形象」


不過,一開始好像很辛苦的樣子。以井上小百合的外表來看,有一種難以想像的感覺。

「客觀地看著裝可愛的自己,就會覺得很噁心,心想『妳這傢伙在幹嘛?』。」
(《EX大眾》20178月號/雙葉社)

她公開坦承「不擅長裝可愛」,結果在《乃木坂工事中》的企劃引起很大的話題。20162月播出的「正因為現在迎接第5年,所以想向大家傳授的課程」的企劃中,只有出道4年後才能說出口的話語,成員們各自在實際體驗的基礎上進行各種談話內容。其中井上小百合坦承「我不擅長『當女孩子』」,讓成員們大感詫異。討厭露出肌膚,在節目中展示的便服(可愛的連身裙)就只穿過一遍,不想要生來一張偶像顏而是更威猛的五官,為了消除女性特有的身體曲線而鍛鍊身體等等顛覆了以往「百合娘形象」的告白,讓飯迷們嚇了一大跳。

正好在那段期間,她的人氣上昇,連續3張單曲被選為選拔成員,出現了再度被稱呼為選拔常客的結果。雖然不確定她本人是否考慮了那麼多,不過作為偶像卻破壞了飯迷的理想,當然也會感到不安。但是,這個公開坦承的結果使得井上小百合感覺輕鬆多了。

「在那之前,握手會上還是有人徹底抱著『我心目中的偶像』的『百合娘形象』(中略)不過,因為《乃木坂工事中》企劃使我行動起來能夠更像自己,飯迷也開始對我說『希望能見到更多妳真實的一面』。」
(《EX大眾》20175月號/雙葉社)

依據井上小百合,乃團成立時很多成員都意識到了「偶像的必備條件」,不過近來大家好像出現回歸自然的自我這種真實感。我開始注意到井上小百合,也是來自於這次的節目。後來,她在綜藝節目中也發表了有趣的言談。

洋溢著井上小百合的好玩有趣
譬如說,「我想和ATM結婚」的發言,也在雜誌採訪中提及:

「光聽這句話就覺得我這個人真是糟糕哇(笑),關於那個我要補充說明,我喜歡『我自己的財產』。我認為儲蓄這件事,就是在證明自己曾經那麼努力過。」
(前述之《月刊ENTAME》)


透過這樣的發言,我開始對井上小百合的內在產生興趣了。由於她捨棄了「百合娘形象」,超越了原本並非她所憧憬的「偶像」這個框架,因此她變得自由自在了。「沒有必要跟偶像一樣」這種茅塞頓開之事,讓她逐漸變得好玩有趣。


順道提一下關於金錢這方面的事,因為只引用前述採訪可能會被誤解,所以還是先引用一下其他的吧。前述的採訪中,她客觀地看待裝可愛的自己「妳這傢伙在幹嘛?」;不過她在其他採訪中則客觀地陳述自己對於持有名牌貨的看法:

「我反而不斷被『這傢伙憑什麼拿著名牌貨啊?』這種罪惡感的東西壓扁,所以我不想把金錢花在那種東西上。總而言之我總是在考量金錢的用途,我是那種經由募捐給別人花錢、自己也能獲得滿足的人,這種想法應該並不扭曲吧?」
(《BUBKA20181月號/白夜書房)

「而且我覺得為了別人而付出的費用,又會回到自己身上。反過來說,即使只有自己一個人過得奢侈,我也會思考那是真正的幸福嗎?我真的很喜歡大家、想跟大家一直在一起,我時常在盤算著有沒有辦法讓大家變得幸福呢?」
(前述之《月刊ENTAME》)

「自己的看法」及「為了別人想做些什麼的心情」巧妙地混合在一起,最終變成了「我想和ATM結婚」這種強而有力的句子,這種感覺非常有意思。另外,她似乎也在做志工:

「只是,我(對於當志工之事)感到很抱歉,以為自己是個偽君子。因為自己想做才去當志工,會這麼想也是因為我的性格扭曲的緣故吧。」
(《BUBKA20181月號/白夜書房)

她也有這種感覺,所以表現出對於「自己的看法」而「過剩」的反應。這恐怕是迄今為止她自己一直感受到「外表」及「內在」的差距所導致的吧?光是從外表來看的話,無法好好地傳達出她的內在。因為這樣的經驗始終反覆出現,她才會經常抱著這樣的不安吧?

必定和這件事情有所關聯吧,因為她似乎「無法與他人共同生活」:

「問:妳無法與他人一起生活吧?
答:是呀,畢竟我自己老家的房間都從裡面上了掛鎖,用電鑽咚咚咚咚裝上去的。」
(《BUBKA20185月號/白夜書房)

奇怪?她不是在成員家裡輾轉寄住嗎?話雖如此,但那好像又是另外一回事。對於將來是否想要有自己的孩子這種問題,她也歸咎為「新生命」的責任而做了消極的回答。

「這個責任太重大了,我不是一個能夠養活新生命的人。(中略)而且只為了某人而活,萬一被那個人嫌棄時的自己太可怕了。我覺得為了大家而活的話是可行的,若是跟大家合租房子的話也許會很開心(笑)。」
(《BUBKA20181月號/白夜書房)

井上小百合經常意識到「為了別人」,不過「只是為了某人」好像是行不通的,即便是當母親,因為長時間不能在一起,這樣可說是很嚴重了吧。見到了她顯露出這一面來,我開始認為井上小百合很有趣。

並非想成為女演員
「我並非想成為女演員才演戲的,而是因為喜歡戲劇而演戲,所以自稱為女演員也不太對。(中略)只是,如果能讓大家覺得『這個人真厲害呀』的話,那就太棒了。」
(《別冊KADOKAWA Direct13/角川書店)

雖然井上小百合並不打算作為偶像而存在,但她也不是作為女演員而存在。這或許可以解釋成她對於「被看的一方」反應過度的防衛反應,但是她能夠擁有「因為喜歡戲劇而演戲」這麼簡單的主軸,可說是其強大的優勢。

脫掉了「非這樣不可」的鎧甲的她認為「沒有必要成為任何人」,生活在「能成為任何人」的戲劇世界裡,變成了「偶像・井上小百合」的魅力。我認為,她現在正處於這樣一個良好的循環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