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9日 星期四

『Up To Boy Vol.278』2019年6月 ― Out of You:梅澤美波專訪翻譯




在《Up To Boy》初次登上個人寫真已經整整2年了
《以自我為中心!》裡進入福神,《想繞遠路回家》裡拔擢為前排成員
變成團體中不可或缺般的存在

滿滿的月刊雜誌初次個人封面果然還是在《Up To Boy》!









想要享受各種自己、珍惜當偶像的自己
問:初次在本刊登上封面!
答:非常感謝你們。出道當時受到各家媒體的關照,其中我對《Up To Boy》抱著很特別的情感。好幾次有幸登上封底,這麼說雖然很冒昧,但「總有一天我要登上封面」的心情隱約存在自己心中。飯迷也曾對我說「既然《Up To Boy》已經上過好幾次了,要是能上封面的話該有多好呢」。因此,我真的覺得很開心!

問:這也是我們的榮幸!這回適逢第4張專輯《直到此刻化成回憶》發售而登場,可否請美波談談妳在這張專輯裡也參加收錄的主打歌《毫無特色的戀愛》?
答:《契機》作為首支專輯新曲而受到許多飯迷的喜愛,《毫無特色的戀愛》也在我第一次聽到的瞬間就覺得「真是一首好歌!」。當然旋律也是那樣,不過有一段歌詞令我記憶猶新。

問:哦?
答:就是那段「曬衣架上隨風搖曳的衣物色彩  能讓我瞭解是什麼樣的家庭(風に揺れている洗濯物の色味で  どんな家族なのかわかる気がしてしまうよ)」。看似不經意的短語,卻能引起我很大的共鳴,也希望各位能關注這首歌詞所構成的世界觀。

問:專輯中除了新曲之外,還收錄了迄今為止多首表題曲和CW曲。可以舉出一首讓妳產生很多回憶的歌曲嗎?
答:以我個人而言,《蜃景》最具有強烈的回憶了。那時候我還不是選拔成員,(大園)桃子和與田(祐希)首度從三期進入選拔,並且獲選為Center。先前三期只有做過《3人的主角》舞台劇和單獨演唱會,那個時期正好是加入前輩、一起作為乃木坂46而活動的機會逐漸增多。在這種急速變化的環境中,非常煩惱地思考著自己應有的狀態、自己在團體中的角色地位,《蜃景》便是我在那個時間點所聽的曲子。恰好也是那一年(2017年)「真夏全國巡演」的回憶呢,現在即使一聽到前奏中鋼琴演奏那一小節、途中轉調的部分等,我的腦海中也會突然回想起那個時候考慮的事情。如此一來表演中的我們也能在各自的曲子中懷有各自的想法,每位飯迷也必定在聽這張專輯時追想起一些回憶,所以希望大家能愉快地收聽這些歌曲。

問:的確如此!這樣的美波現在進入選拔,由正面帶動團體的氣氛高漲。前陣子在周年演唱會上,站在畢業成員的位置表演的身姿令人記憶猶新。
答:4天之內表演177首曲子,承蒙讓我站在各種位置是我最緊張的,後來獲得許多飯迷的熱烈迴響,簡直如同《急斜面》這首歌,總而言之那股壓力真不是普通的

問:是那首麻衣樣(白石麻衣)、傻有理(松村沙友理)、還有娜娜敏(橋本奈奈未)的Unit曲吧?
答:明明是「御三家」而受到飯迷喜愛的Unit曲,讓我這樣加入可以嗎?一開始我就覺得坐立不安。不過正式演出前白石、松村2人誠摯地來找我說話,於是我就放鬆地登台表演了。在其他曲子裡我也代替畢業的前輩站位,第二天結束後北野(日奈子)就跑來對我說「謝謝妳代OO(畢業成員名字)的位子」,一個一個唱名代替那些畢業成員感謝我。1天表演40首以上的歌曲,在連續4天嚴苛的環境下,她們能為後輩們體貼著想,真是感激不盡;也多虧了這些話語,才能夠帶著自信走上舞台。

問:Kii醬(北野日奈子)的關懷照料,果然令人感受到其前輩風範呢。接下來,就私人方面來說美波今年已經二十歲了,有沒有什麼心境上的變化?
答:是的,因為我的生日是16日,感覺和新年同樣的時間點就切換過去了,而且想了很多事情。我想學習更多更多事情,要是能嘗試各式各樣的工作就好了。

問:想度過什麼樣的20多歲的時光呢?

答:既然能當上偶像,我希望好好珍惜、把握當下。透過戲劇工作,我體會到了活出各種自我的樂趣,像今天的攝影也是打算用不同的服裝來展現自我。縱然仍有各種痛苦煩惱,若能優先把「樂趣」擺在第一而努力加油的話就好了。










From Up To Boy Vol. 252:承蒙讓全體3期生登上《Up To Boy》呢,那個時候和Aya(吉田綾乃克莉絲緹)與(佐藤)楓3人拍攝寫真,當時楓還不太能融入打成一片,才拍了2個鏡頭就感覺被緊張氣氛籠罩著。現在我們3人已經是會一起出去喝酒的「3期的大人隊」,關係非常親密哦。


From Up To Boy Vol. 254:初次個人寫真!今後一直無法忘懷、非常珍惜的回憶。發售日當天由於有工作在身,無法去書店購買。結果家人比我早先一步買到手,為了提早1秒見到內容也好,他們還用視訊電話翻給我看,真是記憶猶新。當時三期生正要開始逐步登上各家雜誌寫真的時候,真的非常開心呀。


From Up To Boy Vol. 261:各位讀者是不是對攝影棚的粉紅色背景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事實上也有出外景攝影,那就是這套服裝。因為這套實在太可愛了,能夠公開真是太好了!自初次個人寫真以降,有幸逐漸獲得攝影機會的我,第一次想要盡全力表現出自我便是這一次攝影,在握手會上也獲得很多誇獎。


From Up To Boy Vol. 271:因為很憧憬大學生,我非常喜歡那時候像這種美式大學生的設定。一面想像著「大學生都像這樣嗎?」、一面進行拍攝工作,令我記憶猶存;那個時候所穿的牛仔吊帶褲我也好喜歡哪。還有一點,雖然是與攝影沒有關係的話題,攝影時拿來當作道具的餐車的漢堡,工作結束後我吃了覺得好美味呀


From Up To Boy Vol. 274:這套女服務生的服裝,或許是目前為止《Up To Boy》攝影工作中最喜歡的一套。那時候的攝影是兩個月份的企劃。第一個月份的照片就是這套服裝,後面只有模糊的映照而已。每個飯迷在握手會上問我「那套服裝只有那樣嗎?」,他們的反應實在太好玩了(笑)。

2019年5月6日 星期一

乃木坂46支撐著進軍亞洲的工作人員談論「台灣演唱會」的歷程


[ 前言 ]
這篇訪談文章挺有意思的,可以窺見索尼工作人員的行事脈絡與心路歷程。以往飯迷大多在批判索尼營運(尤其是今野義雄),從偶像的站位一路罵到分配的各項資源。難得Cocotame這家網路媒體有機會訪問到他們,於是翻譯出來與大家共享。


201711月的新加坡為發端,乃木坂46熱切地於香港、上海、台灣與亞洲展開演唱會及各項活動。對於各地不同的環境與粉絲群,工作人員們如何應對?如何傳達乃木坂46的魅力呢?特集第4回採訪到了支撐乃木坂46進軍亞洲的索尼音樂娛樂公司的菅雅子、清水健司,請他們述說一路走到台灣單獨演唱會的歷程,以及台灣公演結束後所見到在亞洲的展望。

Topic 1:乃木坂46進軍亞洲的發端
問:首先,請告訴大家乃木坂46進軍亞洲的來龍去脈。

菅:我們與乃木坂46合同會社的今野(義雄)在日本談到了合作相關議題,既然演出「C3AFA Singapore 2017」的話,何不在亞洲舉行演唱會呢?遂以此為契機,因為差不多是時候該面向亞洲、舉辦某些活動了。

清水:我那個時候跟乃木坂46完全毫無關係,當時我的工作是包含翻譯在內,支援協助動漫歌曲歌手在海外發展,Zepp(演唱會表演場地)也開始在海外拓展,所以我做那個協助工作。201710月左右,駐新加坡的索尼音樂工作人員忽然跟我說「因為乃木坂46要出席『C3AFA Singapore 2017』的動漫活動,我們希望和今野見面談一談」。雖然也是胡鬧說著玩的(笑),但那次會談中一轉眼間就切入乃木坂46進軍海外的話題了。

菅:並不是說有什麼非常遠觀宏大的計劃、聚集經過嚴格挑選的工作人員等這種事情,只靠著今野一聲令下就決定了(笑)。


清水:然後集結了在亞洲貌似很強的工作人員,以自發性的團隊開始的。

問:那個時間點曾盤算到乃木坂46在亞洲能被接受嗎?

清水:當時在亞洲與動漫相比,偶像被迫陷入苦戰,因為我親眼目睹了這樣的情況。乃木坂46在日本雖然被認為是頂級偶像,可是在偶像文化尚未紮根的海外地區,即便是乃木坂46也面臨著嚴峻的局面。動漫從電視、PC、手機便能輕易地獲取,偶像的話則是不主動就無法獲取信息。在認知方面,偶像不論怎樣都給人留下不好的印象呢。

問:在這種情況下迎接新加坡的演出,採取了什麼措施以提高對乃木坂46的認知度呢?

清水:新加坡的演出決定是發生在活動舉辦前2個月左右,因此當地的宣傳日程很緊張。而且那個時候索尼音樂在YouTube頻道的乃木坂46音樂錄影帶(以下稱作MV)只限日本國內觀看,所以先為了讓全世界都能觀看MV,我們採取了行動。


問:當天的活動情況如何?

清水:那時候是作為活動其中一個環節的現場演唱會上,我們是多組演出藝人的其中之一。因此,我覺得一部分是乃木坂46的力量,另一部分也藉助當地已經滲透的動漫粉絲的力量,結果達成了門票售罄的成績。

菅:首先我們想確認在初次海外演唱會中能得到怎麼樣的反響,在日本我們是單曲銷售量超越100萬張的團體,但我們也很清楚連YouTube都看不了的新加坡,認識乃木坂46是一件非同小可的事情。如果不實際俯瞰一下這些反應的話,要進軍亞洲,就算景氣再怎麼好也沒有用。誠如清水所言,我們明白了包含動漫粉絲在內的現場氣氛非常熱烈。藉由這個時機,決定了下一次在香港的「C3AFA」活動演出,回日本後向清水他們說打算申請乃木坂46在香港的展覽攤位。

清水:原來如此,距離香港2月舉辦還有一點時間,就著手準備了。香港是出入中國大陸的門戶,考量到也會有來自大陸的客人,所以對於無法收看YouTube的中國,我們透過騰訊(中國大型IT網路服務公司)的平台,開始發布乃木坂46的樂曲及MV線上串流音樂服務。另外,只要打開串流播放APP,便會通知開始播放乃木坂46的串流視頻,騰訊方面也會進行演唱會的現場直播,讓大家知道這一點。透過這次香港的時機,在大陸也採取了可以提高(對乃木坂46的)認知的措施。

問:香港的攤位很熱鬧,演唱會上也見到很多手持扇子和螢光棒前來聲援的乃木坂46飯迷,乃木坂46在香港的人氣似乎已經徹底滲透了。



菅:很多香港人對於日本的流行時尚感興趣、閱讀日本的時尚雜誌、去日本旅行,他們在蒐集日本情報的過程中認識了乃木坂46;「既然到香港來的話,就去觀賞一次看看吧」的人也很多。以時尚雜誌為首,動漫和將棋雜誌也出現了成員。正因為活動範圍很寬廣,他們被吸引的機會應該也很多。

Topic 2:首次海外單獨演唱會於上海公演
問:香港演唱會結束後所見到的課題是什麼?

清水:其實比起香港演唱會,我們更早便決定了在上海單獨公演。所以比起香港結束後的課題,我滿腦子都在想該如何迎接下一場上海公演。作為會場的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是一個可以容納1萬人的場地,到底會不會有客人進場?想要補滿位子的話該怎麼做才好?我心裡始終掛念著這些事。

菅:在大陸要做什麼事才能提高認知度並招攬客人呢?由公演日開始倒數,首先考慮的就是能夠進行什麼事。所以我們先調查索尼音樂作為海外事業的一環而出資的活動中,能夠讓乃木坂46曝光宣傳的地方有多少,靠著清水的人脈關係向大陸企業預約,然後去向他們的公關宣傳部提案。

清水:此外,我們也致力於增加當地社群網站的跟隨粉絲人數。在中國的微博為了到演唱會那天為止吸引46萬粉絲,工作人員提出目標、開設帳號,慢慢地增粉了。最後演唱會前達到了46萬名粉絲,目前已經有76萬名(2019415日為止)粉絲了。

問:為了吸粉,是否採取什麼措施?

清水:成員在微博上進行現場直播,去年7月舉行的出道紀念演唱會「6周年演唱會」上舉辦禮物企劃,並進行了一些措施。而且還邀請了上海的知名人士,製作了面向當地的採訪節目呢。總而言之為了不讓話題中斷、持續曝光,現在也和B站合作,以一個月一次的頻率讓松村沙友理演出現場直播節目。

問:累積了這樣的努力,上海公演終於大獲成功了呢。




菅:真的是一場非常精彩的演唱會。在上海這片未曾到過的土地上,在短暫的時間裡進行能夠做的事,總是和清水一起憂心門票的銷售狀況。看到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被飯迷擠得水洩不通的光景,瞬間我就顫抖不已。包含日本在內,基本上乃木坂46的演唱會我幾乎都看過了,可是在上海的景象卻變得有點特別了。

清水:當地能夠這麼接納我們,真令人感動。當然了,由於是單獨公演,他們只是來看乃木坂46。這是跟新加坡與香港不同的地方,所以我格外高興。

Topic 3:前進「台北小巨蛋」的細節講究
問:如同上海一樣成功,台灣的單獨公演也展現了熱烈的氣氛,在台灣實施了什麼樣的措施?

菅:舉行公演的台北小巨蛋也跟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的規模一樣大,所以果然還是會擔心售票狀況。揭曉結果之後,台灣也有很多飯迷蜂擁而至,讓我鬆了一口氣。

清水:依台灣的場合來講,我們在台灣7-Eleven的廣告有演出,前年也在台灣推出手機遊戲《乃木戀》繁體字版。儘管跟上海粉絲群是不一樣的,是否能平安無事地結束,心裡還是感覺七上八下的。

問:台北小巨蛋也是因大牌藝人舉辦公演而廣為人知,但果然還是堅持在那裡進行公演嗎?

清水:包含今野在內,工作人員也堅持不讓步一定要選擇那裡。不過當地主辦單位提案說「容納3千人的場地的話,票馬上就賣光了,從這裡開始試試看如何?」,他們認為台北小巨蛋是一個相當艱鉅的挑戰任務。

問:台北小巨蛋可以容納1萬人,相差了7千人呢。

清水:我問了當地任何一家主辦公司,所得到的答案都是3千人。

菅:還有人回答再努力一點的話,頂多45千人進場就很了不起了。

清水:討論這件事大約是在2018年年初的時候,實際上我們也抱持著差不多同樣的感覺。不過去年7月台灣7-Eleven開始推出夏日飲料優惠活動的廣告,8月台灣7-Eleven還推出別支廣告,9月齋藤飛鳥主演的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上映,10月大園桃子、齋藤飛鳥、與田祐希拍攝的PEACH JOHN公車廣告在台北市內運行宣傳,11月台灣7-Eleven廣告又再度播放,靠著像這樣每個月以不同形式讓乃木坂46持續公開曝光的狀況運作。就這樣,1萬名觀眾擠滿了台北小巨蛋。


菅:雖然無法成為比較對象,但2月在京瓷巨蛋舉行的西野七瀨畢業演唱會有5萬名觀眾,門票抽選有46萬人。因為這個原因34千人被認為是極限了,我感覺有點不甘心,所以能做的我們都盡全力去做、去努力了。

問:見到台北小巨蛋的光景,台灣主辦單位沒有大吃一驚嗎?




菅:我想他們絕對感到驚訝了吧。當我們在門票開賣第一天聽到6千張的數字時,大家都說「喔喔喔!太好了」。


清水:門票發售是在上海公演的隔天,正是上海場的評價在社群網站廣為流傳散播的時機,我覺得那個影響很也巨大。當然我們的目標就是那個發售日期,當時猶豫著要不要買的人,背後應該會被推了一把。

問:從新加坡到台灣,目前為止去過的4個地方能看出飯迷的差異嗎?

菅:日本與海外粉絲的差異在於男女的結構比例。在日本由於時尚雜誌的曝光所以女性飯迷很多,不過海外尚未達到那個階段,目前仍以男性居多。日本的男女比例是64左右的感覺,海外則是91左右。在今後的海外宣傳裡,重點想擺在提升女性飯迷人數。此外,上海的飯迷令我大感詫異的是,他們居然買下了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附近商業設施的LED廣告看板,在演唱會開場的時候播放了面向乃木坂46的影像,也包括給予西野的畢業祝福。當然,這是飯迷合資出錢製作視頻而播放的。在台灣捷運站的電子廣告看板也有飯迷出資買下,由飯迷播放齋藤飛鳥的影片。

清水:台灣會場中飯迷舉起的應援手幅也是自製的。由於在亞洲還沒有飯迷俱樂部,當飯迷中有人登高一呼號召大家做這樣的事,每個人由衷地敬佩他,同時也會感到非常高興呢。


Topic 3:今後在亞洲發展的課題和目標
問:克服了各式各樣的挑戰,為每一場公演創造最佳的環境,請談談今後在亞洲發展的課題和目標。

清水:今後也想考慮能讓各地飯迷感到親近的企劃與措施,其中之一是考慮與動漫做異業結盟。前幾天松村沙友理在動漫雜誌的商業搭配合作《輝夜姬想讓人告白 ~天才們的戀愛頭腦戰~》片尾播放的視頻中,完全複製了劇中角色的舞步。這段視頻在大中華圈竟然也能流傳,並附上字幕公開了,非常具有話題性。迄今為止都在推乃木坂46這個組合全體,今後也會多方面顯露出每個成員各自的個性,想把整個團體的人氣提升到極限呢。



菅:乃木坂46是一個具有故事性的團體,而創造出故事的正是每個成員的個性。希望透過讓大家認識這些互異的個性,來提高其喜歡的心情。在語言不通的地方傳達個性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我認為這是下一道必須去跨越的障礙,也想支援她們以延伸其個性。集合了每一種個性的團體魅力正滲透到每個飯迷,下一步是讓飯迷更能產生共鳴、更親近的契機,以傳達成員各自的個性。換句話說,我們希望亞洲的飯迷也能通過日本飯迷走過的道路。不僅僅是乃木坂46,今後也會在亞洲進行日本藝能娛樂朝向海外發展的道路指標一般的拓展活動。